芒果体育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寻找身边美丽,讲好育人故事。围绕最美教师的培育,近期我们集中遴选了市直6名优秀教师芒果体育、教育工作者育人和办学故事,并通过新媒体的形式面向社会进行展播。在这些故事中,通过他们亲身育人经历,在感人的岁月和烛火的亮光中照亮了学生成才、学校前行的路径。他们的事迹折射出新时期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良好精神风貌,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崇高形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厚植优师强师根基,推动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通化教育发展的长卷中,有一位深耕教育沃土三十余年的校长,他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行育人。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教育引领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就是通化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校长宋秀利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他用满腔热忱对待工作,用求真务实打磨作风,用恪尽职守诠释敬业。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走出了不凡征程。
1991年,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宋秀利,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踏上三尺讲台。这一站,便是三十余年,他始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筑牢教育根基,将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贯穿全程,走出了矢志不渝的从教之路。
他曾获“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吉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教育科研骨干校长”“通化市骨干校长”“通化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通化市德育先进个人”“CCTV‘希望之星’大赛优秀组织者”等多种荣誉称号。所带学校党支部连续多年获“通化市基层先进党组织”称号。
他深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理,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创新教育操作体系研究》《农民工及打工子女在校教育问题实践研究》《中学生创新素养在校本课程中的培育研究》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多篇。编写的《合学小组学习指导》获通化市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他的科研成果为区域教育发展和集团化办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面对诸多成绩,宋秀利总轻描淡写地说:“都是该做的”。他始终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初心,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者的崇高风范。
从青春飞扬的耕耘者芒果体育,到两鬓染霜的资深校长,宋秀利的教育足迹遍布通化多所学校,每一处都留下了扎实印记。
1991年毕业的他,来到了通化市金厂镇二十中这所农村中学,一扎就是25年。彼时二十中校舍简陋、设备短缺,辍学率居高不下。面对困境,宋秀利没有退缩。课堂上,他深耕教学,努力提升课堂质量;课余时,翻山越岭,帮贫扶困,他把“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信念刻进骨子里,也正是这份坚守芒果体育,体现了他的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调任八中校长后芒果体育,他以创新管理激发团队活力,推动足球、排球特色项目建设,成功获评“国家级足球特色校”,这一特色后来成为集团育人优势项目之一;为守护特殊群体成长,他对农民工子女以免费辅导解学业难题、用学习用品添成长助力,对贫困家庭子女在新兴社区建教育服务站点、于学区内做长期教育服务,对留守儿童以精准帮扶护成长,后续帮扶机制在集团化办学中延续。
2020年,宋校长来到通钢二中。当时学校面临发展瓶颈,他迅速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创新实施“青蓝工程”,明确“一年合格、两年满意、三年成才”的培养目标。他带领教师团队深耕课堂、深化改革,不仅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助教师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该模式后在集团师资建设中推广;他积极协调资源,推进校舍外墙保温、楼内塑胶地板铺设及文化长廊建设,以实际行动传递育人初心,学校也因此获评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起通化市实验中学、八中集团化办学,他作为通化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校长更是以全局视野打破校际壁垒,推动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育人之路。
在特色课程建设上,他牵头推动“本草通‘话’‘参’入家乡”项目,将通化人参文化有机融入劳动、校本、地方等课程,建成“少年参耕园”户外实践基地,同时发展室内盆栽培育。定期带领师生实地走访,深度调研,开展系列人参研学活动,将这一项目打造成集团核心育人品牌。
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提出“全员心育”理念,牵头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与危机干预小组,多方协调资源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支持心理教师团队开发校本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剧展演,推动学校与本地高校合作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促成高校心理学专家担任学校“科学副校长”,全方位守护集团内师生心灵健康。
集团化办学应突出资源协同共享。他主动统筹规划,通过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打破校际壁垒、构建联合教研体系凝聚集体智慧,切实丰富了集团育人内涵,为办学质量提升注入动力。
作为集团的引路人,他始终以“率先垂范”为准则,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遇到重大活动、紧急任务时,常牺牲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抗疫行动期间,他既当“指挥员”也做“战斗员”,由动员到征集报名到分兵布阵把守值岗,他都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寒冬腊月,天还未亮,他已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夜幕降临,办公室里仍有他处理工作的身影。正如教师们所说:“宋校长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课堂、在校园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廉洁奉公是他的一贯坚守。日常管理中,他杜绝浪费,严控办公经费、采购支出,要求各部门“花小钱办大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师生身上、用在学校发展上。
管理中,宋秀利坚持“刚柔并济”芒果体育,以制度规范行为,用规则明确边界,以人格凝聚人心,不靠制度管人,全凭人格育人,他推动更换老旧厕所、安装热水设备,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教职工身心健康,对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始终积极协调资源,全力提供帮扶。用细节暖人心,于细微处传递关怀;用倾听聚合力,在交流中接纳意见;用真诚筑和谐,在相处间凝聚信任,终形成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团队氛围。
如今,57岁的他,虽已近退休年龄,却仍保持着“老牛自知黄昏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劲头。他常说:“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辈子用心去做。”三十余载教育路,他用双手紧握“以生为本”,用双脚丈量“拼搏奉献”,用双肩扛起“立德树人”。未来,他将在通化教育事业的沃土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